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61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7-29 12:42
分享:

一、关于超前进行地方立法研究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动相关部门研究借鉴《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地方政策,加强政府部门创新监管,将作为能源使用的氢气和作为工业原料和使用的氢气区别对待;探索氢气按照能源属性进行管理,进一步明确氢气能源属性面临的安全管理、标准化等问题。同时,我市将密切关注国家对于氢气管理的最新动态,适时制定有关氢能的专门法规。

二、关于加快制定出台政策实施性细则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我局已制定印发《武汉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管理办法》作为配套实施细则,在培育氢能龙头企业、扩大氢能汽车研发制造、支持加氢站投资运营、推广应用燃料电池车船、加大氢能产业投资等方面,明确了奖励标准及申报要求。目前,我局已兑现2023年全市氢能产业核心零部件销售、整车研发制造、加氢站建设运营及购车等方面市级奖补资金共3749.1万元,惠及16家企业。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适度超前布局加氢站。我市已制发《全市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工作意见》、《燃气经营许可(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审批工作指南》,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加强安全运行监管;正在组织编制全市加氢站建设布局规划。同时,我市鼓励现有加油站和加气站改扩建加氢设施;支持中车长江液氢罐箱市场应用,探索建设液氢母站-高压氢气子站的氢气供应链条。目前,我市已建及在建加氢站共13座,其中9座已建成(油氢混合一体站5座),“油-氢-电”多种能源综合补给成为特色。

二是加强氢气供给保障建设。我市正在积极推动陈家冲垃圾填埋场光伏发电制加氢一体站、国能长源武汉青山热电公司武汉化工区绿电离网制氢项目、武钢气体焦炉煤气制氢项目二期等绿电制氢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氢气供给渠道,降低氢气成本。同时,我市对氢气运输车辆通行已明确危险货物运输车的运输时间、区域等要求,并建立危货运输协同监管平台,开展危货运输安全监管,对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通行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办理通行码,进一步保障氢气运输。

四、积极探索应用场景多元化

一是探索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我市已组织开展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课题研究,编制《武汉市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施方案(2024-2027年)》,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和应用模式;支持武汉经开区加快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标准规范、多场景示范应用等体系建设;推动青山区围绕破解“工业副产氢—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汽车”之间的堵点,畅通工业副产氢气规模化、市场化应用渠道开展探索研究工作。

二是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应用。支持在公交、通勤、物流、环卫等领域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528辆,同比增长76%。

三是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安捷楚道、氢动力、安捷物流等企业建设燃料电池汽车融资租赁平台,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融资,通过自营和租赁模式大量采购并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支持融通汽车与多家物流企业已签订160台东风氢能源重卡运营协议,推动湖北氢动力和安捷楚道计划年内采购氢燃料电池汽车400辆。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29日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