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66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7-20 11:38
分享:

武汉市积极谋划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超前谋划基于行车、泊车各类场景的测试和示范应用。于2016年获批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国内第六、中部首个),2022年获批全国首批6家“双智”城市之一,在2023年住建部与工信部组织的“双智”试点城市验收考核中名列全国第二。今年7月,我市又入围国家五部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一、我市智能网联汽车面向泊车场景测试和示范应用基本情况

(一)加强顶层筹划。在工作机制方面。组建了市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工作专班和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工作。成立市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联合工作组,成员单位涉及经信、公安、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和城建等多部门,已经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跨部门协同机制。在政策规划方面。出台《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6年)》等多项政策,为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和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武汉市开展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开展自动代客泊车、智能停车场实验和智能汽车、智能出行应用示范工作任务。在《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明确优化智慧泊车,进一步提升停车位资源利用率和停车服务体验的任务。

(二)建强支撑平台。建成智能网联监管服务平台,武汉经开区建成车城网平台,东湖高新区建成智能网联云控平台,基本具备了智能设备管理、车辆营运管理等功能。其中车城网平台已实现公安交管数据、路侧感知数据、高精度地图、CIM数据等接入,支持面向城市服务、商业运营和公众出行服务等三类应用,具有较强扩展性,已接入20余类多品牌合计约1800套路侧设备,接入自动驾驶车辆超500台,武汉社会车辆10000台,经开区1500余个停车场,为优化公交运行线路和车站布局提供支持。完成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完成全市域8569平方公里二维底图、CIM白模和1200平方公里CIM精模建设,并集成行政区划、城市道路等数据,形成统一工作底图,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应用提供坚实数据基础。建成覆盖全市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含市内31个北斗地基增强站和周边11个共享站,可提供用于网联汽车厘米级至亚米级定位和用于测量基准和监测等场景的静态毫米级定位。

(三)建设基于车城融合的智慧停车场。稳步推进武汉交通强国车路协同创新应用试点和“双智”试点项目实施,将“建设基于车城融合的智慧停车场”作为试点任务之一予以推进落实,已建设多个基于车城融合的智慧停车场,包括龙灵山生态公园北门和川江池等地上停车场、春笋地下停车场。投入了L4级自主代客泊车车辆,并面向大众设计AVP应用体验演示方案,提供移动端小程序作为用户进行泊、召车的交互工具,在指定停车场内,进行自主代客泊车示范应用。升级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和城市操作系统,实现武汉经开区、武汉市有条件的停车场动态信息接入,包括收费信息、停车位信息等,实现停车信息向社会车辆推送,为公众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

(四)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具备良好数智基础条件。武汉市已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为全国九个“双区”建设城市之一。全市目前已建/在建7个智算中心和1个超算中心,建成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一期软件总部基地,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华中区域中心落地。规模化开展测试示范应用。开展自动驾驶乘用车、自动驾驶微公交、全域智慧公交、无人驾驶末端配送、港口无人驾驶物流等7大类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已经向东风、百度、小米等21家运营企业发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常态化运行车辆601引育重点企业。全市集聚智能网联汽车重点企业160多家,涵盖关键零部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高精地图与定位、自动驾驶等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的全产业新生态雏形显现。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和计划

(一)加强筹划领导。制定《关于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做强自主品牌、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环境、补齐产业链等方面推进我市汽车产业转型。优化《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力争《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年内通过人大审定,从法规层面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停车场景的支持力度。

(二)支持创新发展。加大创新力度。以百人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车规级芯片联合体等创新平台为支撑,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市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知识创新专项。深化“车谷”与“光谷”双向联动。组织供需对接活动,重点推动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座舱、高精地图、北斗导航等领域优势企业与整车企业协作配套。完善公共平台服务能力,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平台,建成全市统一的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服务平台,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研发综合测试基地。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依托“两个10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打造10个以上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特色园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二期”。

(三)试点牵引深入推进停车场景示范应用。深入推进“双智”等试点任务,按照国家部委“车路云一体化”试点任务,按照方案开展智慧停车试点。探索无人驾驶乘用车智慧化运营站点的创新应用,推动智慧停车示范应用推进交通部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抓好自动驾驶巴士服务站点建设,实现自动驾驶巴士与服务站点的融合创新发展。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20日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