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武汉市以全国第六名成绩入选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我市遵循“分业推进、聚焦重点、示范引领、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您为我市数字化转型提出了一系列宝贵建议,对于我们推进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强化政策“穿透式”宣传,走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武汉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场景荟等品牌活动全面启动。“数转赋能行”旨在联合各区经信部门,共同搭建企业与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之间的合作桥梁,及时送达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和措施,及时收集和解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全年计划开展25场,目前已经启动5场,累计服务企业290余家。“数转场景荟”侧重深入企业生产制造一线,帮助企业聚焦场景、聚焦工艺、聚焦生产环节,直面问题挑战、提炼实战经验,带领企业看样学样,激励企业“比学赶超”,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共性场景问题。全年计划开展15场,已经启动3场,目前每场线下参与企业均在20家以上,线上参加直播人数最高峰达到3000人。另外,我们积极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纳入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发动联通、移动、电信面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群体宣贯相应政策,多手段实现政策精准触达末梢企业。
二、优化奖补发放规则,加强对首批转型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营造示范带头效应
因我市成功申报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预计获得中央专项奖补资金1.5亿元,目前,中央已下达我市奖补资金10881万元。根据备案至工信部 财政部的《2023年湖北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内容:“试点企业改造完成后,由市经信局牵头,组织开展第三方验收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运用相关标准对完成改造的试点企业进行评测,从企业应用效率、数据贯通程度等方面评估转型成效”要求,我市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补助为事后奖补。另外,我市按照“中央奖补资金不低于80%的金额用于支持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相关投入以及咨询诊断等服务支出”的要求,对各区预分配资金额度进行了测算,下达各区中央奖补资金9000万元,用于补助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后期将根据各区企业改造验收结果进行据实结算和预分配资金的调剂。我市还将从降本增效提质成效、对其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领带动作用等维度遴选典型样板企业,给予每家定额奖励,预计综合补贴力度最高可超50万,以进一步营造示范带头效应。
三、遵循先立后破规律,从企业上云入手,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启动实施“5151”人才培养倍增工程,谋划遴选50名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数字化转型专家。联合高校以及企业专家开发数字化转型特色精品课程体系,策划引导不少于100家企业“一把手”参加培训;动员高校、机构和服务商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和企业岗位工作实际,联合编制专业课程,依托武汉市“万企育才”培训项目,力争实现500家试点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员培训全覆盖;建立起校企融合的师资团队,深度融合中小企业内训讲师、数转服务商内容培训讲师以及高校讲师,形成反映行业新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及系列化慕课,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惠及数字化专业人才10000人次。目前已对516家企业选送的583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首批次培训,推进企业数字化人才梯度培育。本次试点补贴范围为:“试点企业的数字化改造相关软件、云服务支出,网关、路由等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支出给予补助”,支持企业“上云用数”。
四是突出企业上云“四两”优势,加快形成“拨千斤”规模带动效应
一方面我市分两批次共遴选出17家诊断咨询服务商,21家解决方案集成商,106家专业软件服务商,包括天喻软件、开目信息等本土优秀数字化服务商,西门子、阿里云、华为云等国际国内知名数字化服务商,分行业、分专业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服务,作为数字化转型资源池内企业,阿里云、华为云等云服务知名企业与市、区经信部门充分联动,深入服务武汉市内中小企业;另一方面,我市鼓励中小企业深度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专业服务云平台的SaaS(软件即服务)化服务,引导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开发集成“小快轻准”典型产品,帮助企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五是集聚资源要素配置优势,鼓励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勇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主力军
武汉数据集团聚焦打造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数字产品供给与服务、数字资产开发与利用、数字产业培育与投资等四大业务板块不断强化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武汉云自成立以来开发打造了多个应用平台,服务全市中小企业,开通2000+台云主机,助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后续我们将聚焦区域特色完善“链式”转型培育机制。聚焦区域产业特色,充分发挥中国信科、长飞光纤、华工科技、东风汽车等国有试点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等大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建设完善试点行业产业链级数字化平台生态,面向产业链上中下游中小企业输出技术、人才、资金、服务等资源,通过技术赋能、供应链赋能、平台赋能、生态赋能和绿色赋能等形式,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订单管理、物流仓储、分销售后等环节实现数字化协同和产能共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六是加强AI、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并将网络安全纳入数字化转型工作整体推进
我市正在起草武汉市人工智能支持政策,将垂直行业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算力使用等纳入资金补贴范围。起草《武汉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4-2027年)》,将实施数字转型生态提质行动,重点依托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级分类工作,构建集监测、预警、通报、处置为一体的安全防护体系。
七是加大对5G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的支持力度
我市自2022年起每年开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工作,对5G应用项目经揭榜认定验收成功,按照项目总投入30%的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当前,我局正起草《武汉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4-2027年)》,将实施数字基础设施提能行动,从信息网络、工业互联网、算力三方面筑牢转型基础。推进“万兆城市”建设,推进5G-A和50G-PON的应用,建设100家5G工厂。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多层次发展体系,开展标识“贯通”计划。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 年 7月 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