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更好发挥公共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提案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强化公共财政支持投入,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果。制定《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6年)》,出台《武汉市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数字经济工作获国务院肯定,2022年入选全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州)公示名单,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在汉正式揭牌。获批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光电子信息集群、网络安全产业集群、光通信设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产业集群。工信部向全国推广我市工业智能化改造经验。中小企业数字化评为第一梯队。湖北格创东智获批唯一泛半导体领域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1909.2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0.1%,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一、强化数字经济创新能力。支持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分别安排2000万元资金支持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运营。推动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拨付资金8187万元。强化新型研究机构建设,2022年,拨付北大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2500万元开展智能治理领域研究,拨付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运行经费1000万元。组织实施市人工智能创新专项,目前已有27个拟立项项目,拟支持资金1350万元。建成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计算中心算力达到200P,超算中心高性能算力达到50P,2022年,拨付计算中心、超算中心运营费用各1000万元。推动东风悦享、达梦数据、高德红外等领军企业牵头成立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薄弱环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优化数字基础设施效能。加快“双千兆”城市建设,每万人5G基站达26.93个,城市地区10G-PON端口占比70.38%,拨付5G网络建设运营资金1.1亿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接入二级节点32个,标识注册量超过100亿个,接入企业超过10000家。大力提升算力能级。数据中心累计建成机架数4.76万个,全市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37.39%。新华三智算中心大楼完工,预计3季度投入使用;中科曙光国家网安基地超算中心主体建设已全部完工,预计首期实现算力规模120P。
三是提升数字产业发展能级。制定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并通过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审议,印发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促进我市功率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关于加快建设武汉中国软件名城引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案等方案,拨付电子信息产业专项资金7302万元。举办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23个软件企业和项目完成签约,总金额40.57亿元。举办全市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大会,发布全市首批205个数字经济领域项目需求清单、首批数字经济服务资源池。开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揭榜挂帅”行动,拨付专项资金1000万元。全市线上经济重点企业(平台)政策兑现奖补资金1800余万元。
四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打造制造业数字化产线101条、示范智能工厂102家、标杆智能工厂10家、国家数字领航企业2家、国家5G全连接工厂2家、省级5G全连接工厂8家,拨付工业投资技改和智能化奖补资金4.12亿元。大力实施产业数字化赋能行动,聚焦建筑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2023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9176.28亿元,同比增长15.74%;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到1638.93亿元,同比增长14.2%,跨境电商企业兑现专项资金4321.53万元。14个案例入选全国“2022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22家企业和园区入围2022—2023年度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文惠通累计注册用户数172.98万人,文旅码平台累计订单超过660万单,公卫云、药事云、基层云、医疗云全部建设完成。加快建设一批数字渔场、农场,推广智能农机等先进技术,2023年上半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170亿元。
为进一步加大数字经济发展政策统筹力度,正在起草《关于加快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2023-2025年)》,多角度、立体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为提高政策知晓度以及企业的可获得性,编制《武汉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政策汇编》并发送给企业,汇编《国家、湖北省和武汉市支持民营及中小微企业政策简编》电子书,点击量达5.7万次。
为更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支持产业发展功能,全市整合成立了武汉产业发展基金。已对接中国信科集团,国家级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省级长江产业集团等,协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基金集群。撬动社会资本40亿元设立中信科5G基金,重点支持中信科移动,有效补足我市5G产业链缺乏主设备制造商的产业短板,对全市加速形成5G上下游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参投湖北高质量发展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支持华引芯、驭势科技等信息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助力我市特种芯片核心产品研发能力提升。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统筹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支持政策,提升基金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能力,优化数字经济工作机制,吸纳更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多元共治体系,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