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30263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7-13 10:15
分享: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作用,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薄弱环节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

(一)链主企业牵引能力进一步提升

我市积极引导推动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东风乘用车推出新车型新产品,促进东风岚图、东风日产、小鹏汽车投产上规模。投资百亿元的集度汽车项目签约落户东湖开发区,已完成初步选址工作;博雷顿管理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已于5月开工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8万辆,同比增长11.9%,新车的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系统装配率突破30%。下半年,我市还将有东风风神皓瀚、eπ、猛士917、本田e:NS2、别克E4等多款新能源车型投入生产,进一步提升我市新能源整车产量规模。预计到今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产能规模将达到110万辆。

(二)产业链关键环节不断贯通

我市大力推动供应链平台建设,积极配合省国资委、厦门建发集团和电动汽车百人会投资组建长江汽车供应链有限公司,促进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衔接配套、融通创新发展。推动汽车领域智能化工厂改造,累计打造数字化产线35家、标杆工厂3家。不断强化新能源汽车“三电”和智能网联关键零部件供应,电池方面中创新航动力电池项目已完成一期10GWh产能建设并投产,产品已在小鹏G9上实现首发配套;电控方面智新控制的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均已经批量配套;电机方面博格华纳的二合一、三合一电驱动电机模块实现大批量供货;车用芯片方面黑芝麻智能的华山二号自动驾驶主控芯片实现量产并确定进入东风乘用车配套体系,芯擎科技的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已实现量产;智能驾驶系统方面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系统与东风岚图形成配套,极目智能商用车驾驶辅助系统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智能座舱方面亿咖通科技与海微科技的智能座舱产品配套数量近年实现翻番增长;感知零部件方面高德红外、煜炜光学、天眸光电等企业的车载红外雷达、激光雷达等产品均已实现量产。

今年,我市又引进了采埃孚安全气囊生产基地项目、安波福高压连接器生产基地项目、奥托立夫安全气囊生产制造项目、航盛电子智能座舱系统研发中心项目、俊领锂电池负极材料总部项目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超20个,签约金额超400亿元。

二、智能化升级持续推进

(一)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突破

我市积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实施市科技重大专项,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2年立项实施“车规级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设计关键技术”“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计算平台关键技术”市科技重大专项2项,支持资金4000万元;组织实施重点研发计划和知识创新专项,今年上半年,规划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项目22项。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东风汽车打造了中国首个全新一代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黑芝麻智能发布全球首款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武当系列及其首款芯片C1200;智新控制发布的高压快充SiC功率模块研发成功;智新科技对外发布十合一电驱总成;二进制半导体与东风汽车合作开发的车规级MCU芯片将于2024年量产。

(二)车谷、光谷产业融合不断推进

我市充分发挥车谷和光谷的存量产业优势,推进汽车产业、半导体和智能产业的智能网联化转型。武汉经开区已聚集9家整车企业,500多家零部件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涵盖电池、软件、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完整布局。东湖高新区聚集了华为、小米、百度、光庭信息、极目智能等实力雄厚的汽车软件企业,又签约了集度武汉总部项目、百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合作项目两大项目,打开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篇章。

今年,我市制定了《关于加快我市“北斗+”技术融合汽车产业智能链发展的工作方案》,整合“车谷”“光谷”在汽车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地图服务商、基础设施供应商、科研院所及交通管理数据资源等方面优势,抢占北斗产业融合汽车发展新赛道,培育汽车产业新的增长极。

三、推广应用不断加快

(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快速扩大

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27万辆,推广规模排在全国传统燃油汽车非限牌城市前列。截至目前,全市配备新能源公交车7597辆,占比达到77%,巡游出租车新能源化比例为32.4%,网约车新能源化比例为84.52%,小型配送车中新能源物流车占比为15.9%。全市已在公交、通勤、物流、环卫等领域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辆,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已累计推广换电新能源汽车7389辆。

(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稳步开展

全市已累计开发智能网联汽车公开测试道路751公里,其中,建成车路协同测试道路123公里,全面覆盖5G信号、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路侧感知设备和车路通讯系统,具备L4及以上等级自动驾驶测试运行条件。建成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内含十大场景测试区、四大实验室群及国际F2赛车场,是目前世界唯一F2级赛道和T5级测试场结合的封闭测试场地。全市已累计向东风、百度、小米等企业发放路测及示范应用牌照666张,其中,路测牌照 381张,示范应用牌照285张。实现智慧公交、出租、智慧交通、景区观光、末端物流、智慧停车等6大类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推动我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战略提升,推动我市汽车产业聚集和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力争将我市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城市。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13日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