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56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6-23 09:40
分享: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高附加值大健康产业——医美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提案围绕推动我市医疗美容产业加快发展提出相关意见建议,您的建议分析深入、切中要害,对我市医疗美容产业发展有重要指导借鉴意义。结合我局工作职能,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随着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中国消费者受国际医美新潮流影响,医美消费意识逐渐提高,医疗美容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大健康产业中的新兴消费业态。

一、我市医疗美容制造业发展现状

我市医疗美容产业在激光医疗设备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中医美容、牙齿美容等特色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在皮肤美容和抗衰老等领域具有一定基础。在激光医疗方面,奇致激光、亚格光电、镭健科技等多家企业在医疗激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中奇致激光是我市以生产和经营激光和电光类医疗及美容设备为主营业务的龙头企业。在中医美容方面,马应龙药业注重大健康产业发展,成立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积极拓展护肤美容领域,以马应龙八宝组方为基础,相继研发出了八宝眼粉、八宝眼膏等核心主导产品,八宝凝时多肽系列护肤产品等18个新产品成功上市。在牙齿美容方面,金光医疗是国内齿科医疗设备生产领域的头部企业,在牙钉等细分产品领域,占据国内市场七成以上份额,并先后研发生产300余种医疗器械齿科材料、设备。在皮肤美容方面,人福医药集团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专注于伤口护理、疤痕治疗等领域,益承生物积极推进伊匹乌肽医美水光针及注射液研发,华赛生物致力于外泌体美容产品开发。在抗衰老方面,嫦娥抗衰集团专注于抗衰老领域,拥有皮肤解码机器人、粒子流轰脂机、抗衰面膜等产品,丹弥优生物、康珞生物等企业积极拓展干细胞在医疗美容领域应用。

二、加快推进我市医疗美容制造业发展

(一)加强产业科学谋划。坚持把医疗美容产业作为我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方向进行认真谋划,重点支持中医美容、激光医疗美容和牙齿美容等优势领域发展,推动现代中药向中药保健、中药日化等中医衍生领域拓展,加快高端激光医疗设备成果转化,做强做优齿科材料及设备。围绕医疗美容服务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医疗美容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协同,进一步研究医疗美容产业链构成及补链强链延链措施,不断推动医疗美容产业发展壮大。

(二)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光谷生物城的人才、科技、产业集聚、机制创新优势,按照“一城一园三区”产业布局,结合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优势,聚焦医美材料、医美药品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加强市内医药产业要素与资源互动交流,着力推动干细胞生物技术、激光技术、填充材料等一批前沿技术应用。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着力培育合同研发和定制生产服务,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专业服务机构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覆盖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

(三)强化企业培育招引。聚焦马应龙药业、人福医药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在研发、人才、产品、市场等方面优势,引导企业积极布局医疗美容新赛道;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医疗美容领域专业基础好、市场占有率高、关键环节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针对医疗美容制造业较为薄弱环节,结合医疗美容服务发展趋势,积极谋划引进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医疗美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补齐产业链条短板。

(四)推进产业政策落地。市政府2021年11月正式印发《进一步推进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武政规〔2021〕18号),支持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并明确支持措施由牵头单位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我局研究制定了《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落实支持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推广新生产模式应用和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等4个方面精准支持企业发展。后期将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推动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五)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医疗美容领域的应用,形成一批新工具、新技术、新产品。鼓励医美产业与“光芯屏端网”产业贯通发展,发挥我市“光芯屏端网”产业优势,鼓励医美产业与光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产业加强对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实现产业链融会贯通发展。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23日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