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020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7-28 09:30
分享: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资源要素配置提升网安基地产业链竞争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会同有关单位认真学习提案内容,贵单位的建议分析深入、切中要害,对网安基地产业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国家网安基地是国家赋予武汉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我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有关部门和东西湖区围绕提升发展网安基地产业推进了诸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国家网安基地协调力度

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中央网信办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组织成立国家网安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相应成立了国家网安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网安基地建设工作。同时,专门成立网安基地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网安基地建设与管理。今年以来,郭元强书记、程用文市长多次赴网安基地现场办公,对基地发展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市进一步制发《武汉市国家网安基地建设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实施方案》,设协调机制办公室、人才工作专班、技术创新专班、产业发展专班、基地建设专班、联合招商专班,总负责人市委宣传部部长吴朝安同志每月召开调度会研究推进相关工作。此外,今年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提出“支持组建产业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为30亿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网安基地产业基金建设,大力推动创投、风投发展。引导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创业项目早期投资与投智。”

二、加强平台建设,增强国家网安基地核心竞争力

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众测平台,支持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与网安基地合作共建网络安全众测平台,组织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学生、专业技术机构、民间“白帽子”等专业力量,重点对国产信息技术产品、网络安全专用产品、计算机外接设备、智能消费类网络产品等开展安全性测试,提升产品和服务网络安全能力。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市场将产品众测情况作为采购产品的重要参考。健全网络安全众测人才队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建立网络安全众测人员注册、评价制度,引导优秀人员服务党政机关、重点行业,为其提升展示能力和职业晋升的平台。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网络审查技术安全与认证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共同在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网络安全认证检测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便利化服务湖北当地网信企业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工作,为网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根据中央网信办指导意见,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培训基地将对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CISP认证,打造网安基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人员认证体系。

此外,我市正在全市开展企业、技工院校、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关工作。截至目前,武汉理工大学、武昌职业学院、武汉新华电脑职业培训学校等6家机构已在市人社局备案,成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评价机构,武汉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获证人数349人。市人社局将继续在全市范围内遴选能够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优质评价机构,同时,大力推动开展该职业的等级认定工作,助力武汉市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发展。

三、布局网安产业链生态体系

(一)加快网络安全产业集聚

我市正在聚焦武汉“965”产业集群发展,围绕打造“基础软硬件-安全设备-安全软件-安全服务-安全应用”全产业链,以点带面,突出“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重点聚焦国内外信息网络安全行业龙头、国家队及专精特新等企业,梳理招商目标,明确实施路径,重点策划储备一批网络安全产业链招商项目,统筹引导全市网络安全及相关产业向网安基地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一是建立网安基地项目跟踪库、专家库和招商目标企业库,重点跟踪洽谈国家级网络安全可信创新实验室、数字经济网络安全产业园、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标注及数据安全产业基地、银行异地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二是发挥国家级平台资源优势,深化与全国信安标委、中国网络安全认证中心、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等国家级平台的战略合作,同时从国家部委、高校、金融机构、落户企业、赛会等方面丰富项目信息来源;三是深化委托招商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协会等行业团体力量,引入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信息化等领域优质企业;四是积极探索开展围绕在汉龙头企业的“以商招商”工作,通过充分借助龙头企业资源和行业影响力,与目标企业建立良性沟通机制,争取企业来汉布局。

今年以来,国家网安基地产业生态快速导入集聚。中金数据大数据中心一期、迪马数智天地产业园一期、天融信网络安全创新园、数字认证武汉研发运营中心已建成投用;启迪网安科技园、国嘉网信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基地一期、途虎养车全国第二总部及生产运营中心正按计划推进,预计今年底建成;长江数字媒体城、中国电信中部大数据中心、航天科工智能运筹与信息安全研究院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此外,中国赛宝(华中)实验室项目完成签约;中科曙光智能计算产业项目、华为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百度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进入协议敲定阶段;远望信息政务网络安全管控体系全国运营中心项目、新华三集团投资项目、赛宝湖北省信创适配基地等项目正在洽谈。

此外,国家网安基地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项目产业体系初步构想研究成果,从基地产业发展成效、存在问题、趋势研判等方面对国家网安基地产业发展作了系统分析,拟订发展“应用安全、安全服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技术安全四大方向”和“网络系统和数据安全、安全芯片、网络内容审核、网络安全培育服务、网络设备、高端整机智能制造、自主可控中间件、核心算法技术研究、引擎技术应用、实体经济数字化、航天信息技术、下一代显示技术”12等个重点领域,并已完成网安基地产业项目库。

(二)打造网络安全技术发展高地

今年以来,我市根据《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实施方案(试行)》,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科学前沿探索,支持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各承担2项市知识创新项目;根据《武汉市科技计划体系优化调整方案》,以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竞争力、企业创新能力、民生服务能力为目标,突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创新,采取市区联动方式,组织实施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网安基地内企业承担1项市重点研发项目;根据《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试行)》,聚焦网络安全前沿技术和创新发展需要,结合产业发展布局和重点方向,广泛征求收集推荐意见,多次对接网安基地龙头企业,谋划市科技重大专项支持方向;发挥中南高科产业园、启迪网安基地孵化器、迪马数智天地产业园一期等平台的支撑作用,瞄准网络安全前沿细分领域,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众创孵化载体提档升级。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用好市国家网安基地建设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在人才工作方面加快推进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培训基地能力提升,继续实施“网络安全万人培训资助计划”,做好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工作;在技术创新方面推动网络安全领域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网安基地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开展网络安全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做好网安基地内高企培育工作,提升网安基地产业链竞争力;在产业发展方面,用好《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全市数字经济等相关政策向网安基地倾斜,推动全市网络安全和相关产业进一步向网安基地集聚。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8日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