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023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7-27 11:00
分享:

您提出的关于武汉市加快实施数据安全数据要素化工程的建议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贺信中关于“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指示要求,目前全市上下发展数字经济氛围越来越浓厚,数字经济发展生态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预计增加值163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9.2%。我市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工作,纳入《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6年)》中,目前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公共关数据开放共享。组织起草印发了公共数据资源元数据标准、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和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接口使用规范等多项标准,推动公共数据有序汇聚、共享、开放和安全管理。依托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武汉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10个领域416个数据集,1412项目录,约2.2亿条数据。出台了《武汉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办法》,规范公共数据资源的采集、汇聚、共享、开放和应用管理。打造城市数据大脑,已向上连通省大数据平台,向下连通各区大数据平台,横向打通市级各部门,形成省-市-区三级联动的数据共享体系。

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试点申报工作。省市主要领导对争取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国家试点作了批示,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作为申报核心区域全力配合省发改委争取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国家试点。目前已经制定出台《武汉市数据要素市场化试点工作方案》,成立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武汉市数据要素市场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配合省发改委起草制定了《武汉城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数据要素相关内容,积极申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改革试点。

三、探索谋划数据要素市场化整体设计。启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设计工作,计划从政策、立法、技术、市场等维度开展调研,对标其他省市,结合武汉实际,研究形成我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度、技术、市场三大体系的设计方案。推动数据授权使用、融合利用、加速数据资源向数据要素转化。探索数据产权运行机制,加强数据要素权益保护,更好发挥政府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中的引导调解作用。组织起草制发《武汉市加快推进武汉云建设实施方案》,建设集政务云、信创云、企业云为一体的武汉云,统筹推动全市各类政务信息系统上云用云,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集中管理。已于2021年9月启用武汉云运营,成为我市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数字底座,并向潜江、鄂州等城市圈城市延伸使用。推动构建数据资源归集、数据要素初级产品交易和数据产品交易三级市场。

四、推动建立武汉数字产权评估和交易中心。编制数字产权评估和交易中心实施方案,计划由市产投集团会同市大数据公司共同设立交易中心,已由省政府报送国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中国证监会)。积极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探索,组织2022年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贯标(DCMM)试点工作,向省经信厅推荐64家企业开展DCMM贯标试点。开展2022年武汉市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贯标宣贯活动。

五、做大做强网络安全产业。大力发展基础软件为核心,信创为主体打造全市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底座,加快数据安全、云安全、工控安全技术研发,谋划推动区块链、量子等前沿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着力提升网络安全咨询、管理、集成、运维能力,大力开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构建基于国产化的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生态。加快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涵盖财政奖励支持、土地供应、产业集聚、企业发展等十个方面的支持意见。

六、强化资金资本支持。2022年,包含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的基于分布式边缘计算技术的智能交通运营服务平台在内的7个项目获得省预算内投资数字经济及信息化专项支持,共获1350万元资金支持。正在组建的武汉产业发展基金,将围绕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设立相关子基金。

 近年来,全市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特色越加明晰,其中,武汉经开区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主导的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大力抢抓“双智”协同发展试点机遇,建设了占地1312亩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将建成拥有最高等级测试能力(T5级)、130余个测试场景并融合F2国际赛道的综合性测试场地。累计开放321公里测试道路,完成了106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依托中国移动与华为建设了5G通信网,依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建设了北斗空间定位网,依托大唐高鸿与华砺智行建设了车路协同道路网,依托国家电网等建设了充电加氢能源网,依托百人会和航天科工完成了车城网平台开发建设,成为智能网联交通领域的城市大脑,形成了“四网一平台”智能网联基础设施架构。落地了一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整车项目,本田新能源、东风猛士、小鹏、吉利路特斯等“新势力、新实力”项目正加快建设。引进了一批独角兽企业,文远知行、元戎启行、东风悦享、T3出行等科技企业在经开区开展测试及示范运营。集聚了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由院士领衔,联合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为等建立了1个院士工作站(刘经南院士)、1个智能网联联合创新实验室(由23家企业联合建立)和1家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智新科技IGBT芯片模块实现量产,芯擎科技发布首款自主研发智能驾驶芯片“龙鹰一号”。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数据安全和数据要素工作,积极开展前沿探索,支持武汉经开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再添新动力。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 27日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