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256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7-19 16:30
分享: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武汉市酒类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该建议符合武汉市酒类产业发展现状实际情况,对武汉市酒类产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十分感谢许鹏等代表对武汉市酒类产业发展的关心与建议。我局收到此建议案后,局领导十分重视,组织相关行业管理处室认真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答复意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十分重视,于2022年5月24日向我局提出了会办工作意见。经认真研究,综合各有关部门意见,我局提出如下答复意见:

一、武汉市酒类产业现状

   目前,武汉市酒类生产企业主要为“一白二啤”,即武汉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和百威(武汉)啤酒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唯一的大型白酒生产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员工2000余人。近五年来,累计营收达37.27亿元,累计纳税10.87亿元。百威(武汉)啤酒有限公司2021年生产产值达18.17亿元。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2021年生产产值达17.05亿元。三家酒类企业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酒类产业存在的困难

酒类产品的困难主要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种、品质、品牌、价格、服务等诸多方面。新形势下,单一产品的竞争已演变为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我市白酒制造业缺乏有影响力的本地品牌产品,如何适应消费扩大和升级的需求,加大产品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品牌产品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将成为消费品制造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白酒制造业坚持走“优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配套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依托黄鹤楼酒业,研发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消费群体的浓香、清香以及兼香型白酒,引导产品向高档品质白酒迈进。啤酒制造业以华润雪花、百威啤酒为龙头,加强相关配套产业建设,提高啤酒生产、包装、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产品营销理念创新,促进从价格和质量为核心的产品营销向以服务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营销转变。

三、对酒类产业的支持措施

(一)支持我市酒类企业“武汉名品”宣传力度。按照《武汉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武发﹝2018﹞14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做响“武汉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武政办[2021]114号)要求,武汉市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在全市开展了2021年“武汉名品”认定申报工作,其中,武汉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黄鹤楼陈香1979白酒被认定为“武汉名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经信局等单位,将继续加大对“武汉名品”的宣传与保护工作力度,同时积极推荐武汉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的产品申报湖北精品。为“武汉名品”生产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励广大企业争创“武汉名品”、珍惜“武汉名品”、叫响“武汉名品”。

(二)支持武汉市酒类企业开展全国知名院士专家探访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主题活动,组织有关知名专家院士到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并开展相关品牌宣传活动。

(三)支持武汉市酒类企业黄鹤楼酒业开展“感恩七十年 共筑大武汉”武汉企业共谋发展论坛(系列活动)。组织武汉市酒类企业与武汉市百强企业、国企、事业单位、大型商超等进行交流互访,促进武汉市企事业单位在黄鹤楼酒业召开培训、交流、党建会议,促进企业间的业务合作,助推武汉市酒类企业产品在汉销售。

(四)支持武汉市酒类企业代表我市参加国际国内各种会展、评比等行业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轻工博览会、食品博览会、名优产品展等)。

四、加强对企业支持服务力度

(一)对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等投资项目上给予支持。对企业投资建设且符合产业政策和投资强度的项目或投资额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在优选列为市级重点项目的同时,优先给予推荐上报。对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项目,优先支持申报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科技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各类“中心”和“基地”等项目。

(二)实行重点指导协调,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必要时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19日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