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083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7-18 16:30
分享:

市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083号建议提出的关于促进武汉市核能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助力“碳中和”的建议提案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大力发展武汉市核能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包括核能在内的清洁高效能源,对于优化我市能源结构、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武汉市企业在民用涉核产业主要开展的业务有核电装备制造、核电厂运营支持与维保服务等。提案的建议对于促进我市核产业发展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在市政府和市直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我市已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一、关于及时优化布局、科学合理规划方面

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 7000 万千瓦左右,目前没有内陆核电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但湖北省和武汉市在核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作出相关部署,并提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如《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武汉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均提出支持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加大核能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性技术研发攻关,推动能源技术与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二、关于深度融合产学研、激励协同发展联盟方面

注重建立产学研融合机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发展。一是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常态化对接机制,选派120名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深入高校院所、科技园区和企业开展对接服务,展科技成果摸排、遴选和推介发布。常态化成果转化活动,实现周周有路演、月月有活动、线上连线下,精准推动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二是制定出台《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充分发挥院士专家资源优势,围绕高端产业领域,组织院士专家团队与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对接,推动67项院士专家项目落地转化。三是成立了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发展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设立了支持成果转化的科技金融工作站。秉承“新”“真”“实”原则,提升全市成果转化对接活动质量,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83场,达成签约项目641项

三、关于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拓展核能应用研发方面

近年来,结合我市科教资源优势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布局,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创体系不断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截止2021年底,武汉现有国家级科创平台超过100个。特别是在拓展核能应用研发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具有从事核技术教学研究的相关学科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具备从事核电专用材料、装备及部件的研发实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所(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研发中心)是国家能源局认定的国家级能源技术研发中心,所研发的海洋核动力平台属国内首创,可填补我国在民用核动力船舶领域的技术空白;中核集团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在核动力运行、仿真、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武汉重工锻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核电钢管、东方电气(武汉)核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堆内构件、武汉海王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核电工程装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是省内唯一、全国最早成立的专业铀矿地质队伍;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核动力运行技术服务专业化公司;中广核湖北核电有限公司旗下咸宁、浠水、松滋等核电项目仍在积极争取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

四、关于积极调动资源参与相关延伸技术研发方面

推进核能产业链延伸,对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助力我市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支持高校院所科研攻关。制定了《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实施方案(试行)》,将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权下放至高校院所,赋予项目承担单位更大的项目选择权,科研人员可自主选题。知识创新专项项目类型包括基础研究项目和曙光计划,基础研究项目主要支持科技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科学前沿探索,取得从“0到1”原创性突破,曙光计划项目主要支持科研起步阶段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和科学探索。二是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制定了《武汉市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方案》,市科技局和各区科技管理部门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对符合我市“965”产业发展方向,突出支柱产业领域中急需补短板的关键技术研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研发等研发计划进行重点项目立项,并根据工作需要另行设置专项项目。三是支持企业设立研究开发中心。2022年重新修定《武汉市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备案管理办法》,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研究开发中心。我市对绩效评价结果优秀的研发中心按后补助方式给予经费支持,优先支持研发中心已备案的企业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四是支持组建技术创新中心。制定了《武汉市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申报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我市对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技术创新中心按后补助方式予以经费支持,优先支持技术创新中心或其依托单位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鼓励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协作创新。

再次感谢对我市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将继续加强与市发改委、科技局协作配合,充分利用核能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独特优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18日


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