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坚定不移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提案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半导体产业是我市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结合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的全球背景,半导体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战略制高点的地位更加突出。因此,坚定不移发展半导体产业对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市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半导体产业已聚集各类半导体相关企业和机构约200家,是华中地区发展半导体产业的主阵地。从制造流程来看,我市半导体产业以设计为引领、制造为核心、封测与材料为配套。从芯片功能来看,东湖高新区已初步形成存储芯片、光通信芯片、MEMS芯片为主,汽车电子芯片、传感器芯片、导航芯片、安全芯片和音视频芯片等领域多点布局的特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聚集了海思半导体、新思科技、长江存储、武汉新芯、中国信科、光迅科技、敏芯科技、芯茂半导体、盛为芯科技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二、我市相关工作进展
(一)推动重大制造项目建设
省市区都高度重视,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全力推进长江存储项目一期尽快达产、二期早日投产。东湖高新区积极落实属地管理和服务责任,不仅协助解决项目股权、债权融资,协调项目建设运营水电路气、排污等日常问题,而且给予了项目建设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尽最大可能推动项目一期产能提升和扩产,启动项目二期厂房建设,抢占全球存储芯片产业发展重要窗口机遇期。
(二)加强产业链配套招商
我市一直注重以存储芯片为核心的产业链上下游招商,重点引进3D NAND封装测试、模组以及企业级存储等项目。加强与长江存储、湖北半导体产业协会、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协作,完善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封测、模组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同时,进一步完善光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器件等环节,积极谋划12英寸先进逻辑工艺制造项目、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生产项目,推动武汉半导体产业做强做优做大。
(三)制定产业发展专项政策
东湖高新区于2019年7月出台了《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及《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国发〔2020〕8号文件精神,市人民政府印发《武汉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武政规〔2020〕18号),政策共11条,从税务减免、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和应用、融资、人才等方面对我市集成电路企业予以支持。市经信局印发《武汉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武经信规〔2021〕2号),并于近期启动相关项目申报工作。
(四)加强产业人才引进和培育
今年5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东湖高新区)发布重点企业高端人才专项奖励政策方案实施细则,连续3年每年设立1亿元高端人才奖励专项资金,其中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为重点支持方向。华中科技大学、华为下一代存储器件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项目研究工作。湖北工业大学成立湖北高校首家芯片产业学院,与武汉多家芯片企业达成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协议。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加速提升长江存储一期项目存储芯片的良率和产能,力争早日达产。积极争取工信部、发改委、国家大基金二期对国家存储器基地二期项目支持。推进华为海思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光电芯片产能。做好精简指令集(RISC-V)产学研基地等重点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工作。
(二)开展强链、补链、建链工程
加快产业链精准招商。在存储芯片领域,推动光谷筑芯产业园项目落地,重点引进长电科技、天水华天等封装测试企业,引入控制器芯片和模组开发等产业链配套企业。谋划布局新兴特色领域。在车规级芯片、信息安全芯片、生物芯片和精简指令集芯片等领域,吸引龙头企业落户武汉,形成我市芯片产业全域化布局、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新格局。
(三)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持续提升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机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努力实现高速光电芯片、三维闪存芯片、大功率激光器芯片等领域关键技术精进突破。
(四)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提高产业支撑服务水平。贯彻落实武政规〔2020〕18号文,尽快兑现相关集成电路奖补政策,并鼓励各区制定新招人才、高端人才奖励政策。完善产业投融资环境,推荐优质芯片企业进入湖北“科创板种子”企业名单。加快建设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打造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7 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