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工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开幕。本次大会将举办多场专题论坛、创新成果展示等活动。业内人士表示,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发展迎来关键期,中国制造业应抓住机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推进数字、网络、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
产业规模逾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对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政策体系持续健全,技术产业创新突破,数字赋能气势磅礴,生态建设日益完善。
其中,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逐步突破,工业以太网、边缘计算、工业大数据等基础性技术研究、标准研制和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互联网推动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全面突破和迭代创新。
工业互联网功能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5%。截至今年6月,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0.1%和78.3%。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驱动,对实现量的增长、质的提升、技的进步、数的转型、碳的治理、链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说。
对于下一步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主任周济表示,要深入开展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建设网络、平台、安全、标识、数据等基础底座,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信息集成设施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链广泛普及、深度融合。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以“赋能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智能制造为5G和工业互联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周济说。
以智能汽车为例,当前,智能汽车发展已远超人们的预想。汽车正经历燃油汽车到电动汽车(数字化)再到网联汽车(网络化)的发展历程,并向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化)迈进。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未来汽车将成为一个智能移动终端。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关键就在技术创新,在于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周济说。
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释放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在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互联网与工程机械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正式发布。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表示,该指南是新阶段工业互联网“1+5+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打造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解决方案服务商,构建能力供给“资源池”,提供数智转型“工具书”,深挖工程机械行业转型痛点需求,总结全生命周期、全生产环节应用场景,明确融合应用的总体架构和实施路径。“工业互联网赋能工程机械行业初步形成32个场景,包括93个具体应用,为工程机械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提供轻量化、可复制的建设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