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部署,今年起,我市组织实施新一轮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以培育“产业名园”为重要抓手,按照现代产业园、特色产业园、都市工业园等“三园”建设开展梯队培育,推动全市工业园区管理、运营、服务、治理、孵化、招引等全面优化、发展质效全面提升。“武汉经信”推出《武汉“产业名园”培育动态》专栏,展现我市相关部门、各区(开发区)培育“产业名园”的工作动态。今天,我们走进华中小龟山金融产业园。
01园区简介
园区大门。
华中小龟山金融产业园是武汉市内环稀缺的低密度古城保护利用的示范产业园区、武汉市城市更新改造的新名片。它的前身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电建湖北电力工程公司的设备生产基地,经过50年的岁月变迁,其褪去昔日工业荣光,蜕变成集聚“投、融、担、孵、上市”全链条的生产性服务业都市产业园区。
02城市更新名片,最大化保护工业遗产
原生产基地设备:龙门吊。
华中小龟山金融产业园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秉持最大程度维持园区工业风貌、最全面地保护建筑历史肌理、最协调地突出“新旧建筑对话”的原则,将金融产业需求、厂房更新、城市公园相融合,形成了“两轴·三心·十大景观”和0.48的稀缺容积率,使其成为武汉市内环稀缺的低密度古城保护利用的示范产业园区、全省城市更新改造的新名片,并获第十六届金盘奖——年度最佳城市更新奖(该奖项唯一获奖项目)。
03特色活力引擎,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园区俯瞰图。
华中小龟山金融产业园于2021年10月28日实现整体开园,开园引入上交所中部基地、省上市发展促进会、湖北联投资本、湖北省融资担保集团、文旅资本、广电资管、宁证期货、联投基金公司、红石资本、狮王投资、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等60余家金融及金融服务企业(机构),出租率90.26%,其中投融资机构、行业协会27家,投资基金项目达475个,金融投资规模约110亿元,全年可实现属地化税收超3亿元,是华中金融城最具特色的活力引擎,是武汉市华中金融城核心聚集区的标杆项目。
04金融活水奔流,浇灌工业产业成长
金融之眼。
华中小龟山金融产业园的链主企业联投资本,其推出的“联链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是湖北首家上线资产规模、融资规模双破百亿元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覆盖全省17个市州,累计业务资产规模超540亿元,融资近170亿元,帮助省内19条产业链上的5000多家中小企业盘活应收账款,综合降本超4亿元。
园区明星企业广电资管已累计完成纾困转贷业务规模近20亿元,服务了全省数十家中小微企业。其应急转贷业务从最初的起步阶段,逐步发展壮大,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为缓解实体经济企业短期资金压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05企业上市培育,打造工业资本高地
10栋上交所中部基地。
华中小龟山金融产业园核心机构上海证券交易所中部基地和湖北省上市促进会具备强力资源,构建了“育苗-选苗-壮苗”上市培育体系,显著赋能湖北省工业的产业资本化水平和科创能力。
湖北省上市促进会通过建立动态分层的企业培育体系,将科技型工业企业纳入“金种子”“银种子”后备梯队,提供精准、针对性辅导;搭建融资对接场景,以融资上市对接会、专精特新企业沙龙等品牌活动,为工业企业融资铺路架桥,显著提升了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能力。
06产学研融合,构建产业生态
金融服务中心。
华中小龟山金融产业园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建立“就业育人基地”、“产学研基地”。产学研基地作为连接高校、企业的桥梁,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壁垒,构建“产业-人才-资本”一体的产业生态。人才:园区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课题研究及就业,高校科研团队为企业反哺技术攻关;产业:园区作为企业集聚平台,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场景和支持;资本:园区完善的金融生态,为高校科研提供经费保障,为成果转化落地提供资金支持。
07产业服务2.0,提升园区软实力
长盈通上市仪式。
为赋能园区及企业高质量发展,园区主动推出2.0版产业服务——“1234567”服务体系,即1本产业用户权益手册、2个特色服务空间、3大区域、4个数据库、5大驱动、6大服务、7大社群。以此加快资源整合能力,用好政策、资源、资金,全力打造产融结合“生态圈”,助力园区金融资源全面赋能省工业产业发展。园区先后落地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发布会、长盈通上市仪式、第四届武汉女性创新创业大赛、武昌博士创新创业联盟“资智直通车”、黄鹤楼星空杯创新项目路演大赛、大众口腔上市交流等大型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活动1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