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工信部在全国开展开源建设以来,我市积极响应,把发展开源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新路径、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新手段、推动软件产业“弯道超车”的新举措,全力以赴谋划我市开源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4月18日,在工信部指导下,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的开放原子“校源行”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北京市、武汉市受邀作专题交流。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工信部信发司司长王彦青、副司长王威伟以及来自各地工信系统、地方高校、企业和社区的代表近 500 人参加活动。
局领导苏新威以“政策助推开源创新,构建地方生态与培育人才的双轮驱动路径”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向各地工信系统、高校、企业代表介绍我市在开源生态建设上的探索。
武汉是中国软件名城,2024年软件业务收入3521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国14座中国软件名城之首。
在开源社区方面
大力发展深度社区、墨天轮社区、古月居社区等国际国内知名社区;
在创新平台方面
鸿蒙生态(武汉)创新中心、武汉RISC-V生态创新中心已投入使用,工信部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武汉)建设的鲸智社区在汉落地;
在重点领域方面
二进制半导体、武汉计算生态、华中科技大学几何约束求解器、AI智能体Manus、开源大模型Monkey、珞珈深度学习框架等在芯片、大模型、智能体等方面纷纷开源;
开源人才方面
在汉高校在课程讲授、教材编写、毕设实训、学科竞赛、学生社团等多方面普及开源教育。
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构建具有武汉特色的开源创新体系,打造全国开源人才聚集洼地,中部开源产业创新基地,行业开源应用示范高地。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出台开源顶层规划,实施技术筑基、项目众创、企业培育、平台引源、数据开放、人才聚智六大工程,率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设市区一体的政策体系,并正在研究下一代操作系统培育发展的方案和政策。我市在发展开源过程中,十分注重发挥高校作用,全面激活开源人才新动能,发布开源倡议书,推进教育模式创新,完善人才激励。我市部分高校已制定多项政策激励师生参与开源。正在依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在汉高校围绕不同发展领域建设开源创新中心。打造产教融合体,培养输送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我市在开源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得到工信部和开放原子基金会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与会各地经信部门、各地高校的高度关注,树立了武汉“重视开源、开放开源、全面开源”的良好形象。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开展开源体系建设,组建开源联盟、成立开源创新中心,出台新一轮开源产业政策,扶持企业积极拥抱开源,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