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始终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周五(9月26日),聚焦绿色化改造解决企业不想改、不会改、不敢改的痛点,我市启动制造业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活动。
据介绍,此次启动会汇聚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产品、技术、人才、资本“四绿赋能”为核心抓手,构建起技术、金融、标准、生态四位一体的赋能体系。未来绿色化改造将定期互动,深化企业节能降本实践。
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企业靠大规模扩产盈利的模式难以为继,节能降本成迫切需求。针对企业“不想改”,将依托国企为企业让利,降低企业顾虑;针对“不会改”,由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商免费上门出方案,企业市场化选择,改造后还可享市级补贴;针对“不敢改”,将探索借助资本的优势,为企业先行垫资,改后按利益分享模式推进,缓解资金压力。
武汉国创东高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武投控集团旗下新能源核心平台,依托国企资本与高校技术背景,拥有49项专利,提供“节能+清洁能源+充换电+储能+数智能源管理平台”一站式服务。该企业已先后服务20多家企业,如助力宜化塑业能费下降20%,年供绿电近500万度;助力鑫科工业园能费下降30%,年供绿电200万度。其多种灵活合作模式能破解企业节能改造资金与技术难题,为武汉制造业降本增效、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武汉光谷租赁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企业是湖北首家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其售后回租等模式,能让散货运输企业盘活船舶资产,获现金流且运力翻倍;设备直租可助企业引设备、促升级,其年化利率6%且审批快。华创小贷(湖北首家小贷公司)的“48小时过桥”应急转贷,为制药企业解决续贷难题,费率低、征信无断点。另有供应链金融盘活应收账款,三类服务堪称“资产激活器、账款加速器、周转减压阀”,为企业注入金融动力。
武锅能源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企业获86项专利及多项科技奖,深耕环保锅炉领域,同时布局新能源,完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关键受压部件任务,正试制太阳能光热发电核心部件熔盐吸热器,未来将以“装备+投资+运营”模式,助力“双碳”目标。据介绍,由武汉国创东高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武锅能源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5.51兆瓦,年供绿电约550万度,助企业50%用电实现绿色化,年省电费近40万,相当于每年减少使用标准煤14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00吨。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专家介绍
绿色工厂“新国标”已基本修订完成,“新国标”将根据现阶段我国对工业绿色发展要求重新构建“五化”指标,相比于老标准也将大幅减少评价指标数量,减少企业填报工作量,并尽可能实现指标量化,保证评价效果。
现场,近50家企业参会,覆盖武汉多区,行业涵盖汽车及零部件、钢铁、电子、医药、食品加工等传统领域,亦有储能等新能源企业,多为行业龙头及国企,均有绿色转型降本需求。这种“传统+新兴”的企业结构,生动诠释了武汉制造业“双线并行”的绿色转型路径。
更多信息 ▷▷▷
近年来,武汉市经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围绕“诊断-改造-提升-示范”思路,在全国率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绿色诊断,帮助企业识别绿色短板,提升绿色绩效,建立国家级、省级培育库,持续开展梯度培育。围绕绿色工厂集聚区域,重点推动绿色工业园区建设。聚焦链主企业,开展碳足迹分析,引导产业链上游重点环节脱碳,助力供应链绿色转型。累计建成8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30%,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