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我国软件产品收入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有一类产品增速超过了整个产品增速,它就是工业软件。工业软件是现代工业的“灵魂”,失去工业软件的主导权,就会失去工业发展的主动权。
就在近日,《武汉市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
工业软件正在成为“底线能力”
工业软件正在重塑制造业,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发展工业软件是必由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来汉参加首届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时曾如是说。参加在汉举办的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我国核心工业软件对外依存度很高,要重视工业互联网软件生态,这是一个万亿元规模的巨大赛道。
华为工业软件与工业云CTO(首席技术官)丘水平甚至说:“工业软件已成为华为硬件工程师创新摸高的底线能力,没有任何一名工程师可以脱离工业软件研发出一款领先的产品。”
工业软件,同样正在成为武汉智能制造的“关键一招”。
阀门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流体控制设备。通过三维建模与数值仿真等工业软件,武锅阀门公司利用计算机算法对产品进行性能验证等,“算”出最优的智能阀门模型。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以C919飞机为例,仅组装环节就有数万个零件,而“结构化工艺系统”能打通设计、工艺、制造全流程。武汉天喻软件为航天科工某企业提供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能打通设计工艺制造数据通道,解决该企业多型号协同设计管理难题。
EDA软件掌握着全球芯片设计的命脉,如果这类工业软件被停用,芯片就只是一堆硅土而已。九同方微电子自主研发的EDA软件,能在相当于发丝直径万分之一的芯片面积上建“高速公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全国首批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中,武汉5家企业及产品入选,数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在已发布的《武汉市加快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中,工业软件被列为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在此基础上,武汉聚焦“工业软件”发布《方案》,并提出,到2025年,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300亿元,带动工业软件应用、服务等关联收入超过500亿元;培育不少于20项市级以上首版次工业软件产品;成功实施10项以上工业软件科技研发项目;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工业领域形成30个以上典型场景应用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五类软件产品成为主攻方向
上月初,深耕武汉经开区7年的亿咖通科技宣布,旗下首款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亿咖通·天穹Pro行泊一体智能驾驶平台已正式在领克08车型上实现规模化量产交付。从2017年到去年年底,研发车载“超级大脑”的“驼鹿”企业亿咖通总营收增加22倍,每年营收稳定增长30%~40%。
在光谷,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世元创立的武汉宇微光学软件有限公司正在不断优化全国产、自主可控计算光刻OPC(光学邻近校正)软件。光刻需要将电路图案“印刷”到不足指甲盖大小的晶圆上,而这种工业软件能不断校正光刻的精度,保障超大规模电路的“微雕”视野拥有绝佳“眼力”。
可以看到,工业软件正在解锁硬核科技赛道的高端制造能力,在武汉正在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这种“软”实力尤为关键。
《方案》确定研发制造类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汽车软件、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工业应用软件等五类软件产品为主攻方向。
就在近日,武汉经开区发布“软件十条”,明确重点引进汽车软件、车用芯片行业头部企业,以及一批汽车供应链软件平台、泛汽车半导体的重大产业项目。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建设1平方公里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招引东软集团、科大讯飞、巨量星图等软件信息产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培育亿咖通、芯擎科技等软件信息领域独角兽企业,正在打造“软件定义汽车”创新策源地。
同在今年,光谷推出“软件十条”,光谷目前已形成工业软件、北斗软件、数字文创、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等“多组团”的软件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