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1-03 11:22
分享:


 “十三五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经济总量“万亿倍增”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时期,也是武汉工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多重重大历史机遇,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划”,进一步发挥工业在城市经济升级版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依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武汉制造2025行动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十二五期间武汉工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组织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为十三五武汉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排名实现争先进位。201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4万亿元,均接近2010年的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04.2亿元,为2010年的1.8倍。在副省级城市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第8位提升到2015年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0年第4跃居2015年的第1位。工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保持40%左右,在全市经济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1 2011-2015年武汉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1 2011-2015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主要指标


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产业实现多足鼎立。2015年,千亿产业由2010年的1个增至5个,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614.5亿元,连续6年保持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82.2亿元,同比增长9.8%,占工业比重达到14.4%。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7700亿元,增长14.1%,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040%提升到62.2%。大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市百亿元企业户数达到17户,较2010年增加7户。

三、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2015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 1.4%,比十一五末提高 0.3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 70%;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有效专利数分别占全市的75.3% 78.7% 76.3%,比十一五” 末分别提高 19.318.7  12.5个百分点。全市累计获批建设2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组建10家工业技术研究院。实施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专项。累计主导修订国际标准25项,国家行业标准1089项。共有63家企业入选省级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试点企业和21家省级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2家国家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标杆示范企业。

四、优质项目实现多点齐发,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十二五期间,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累计超过1万亿元,约为十一五3.5倍。2015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2769亿元,工业投资规模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由第7提升到第2。五年来,实施投资100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分别达6个、43个。上海通用、东风雷诺、神龙三厂、东本二厂、80万吨乙烯、武石化炼油扩产、联想MIDH生产基地、中兴通讯光谷产业基地、格力电器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引进、建成和投产。

五、园区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实现集聚集约在各新城区分别推进30平方公里示范园区建设,到2015年,全市已建成工业倍增发展区200平方公里以上,形成大光谷、大车都、大临港、大临空四大工业板块。2015年,3大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34.1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40.7%3个跨三环中心城区完成产值229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18.5%5个新城区完成产值4576.18.亿元,占规上工业的37%,初步实现繁荣在城区、实力在郊区的工业发展格局。


2 武汉市四大工业板块示意图

六、绿色制造取得新成效,工业节能水平实现持续提高。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4%,单位能耗年均下降10%左右。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43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保持在88.7%以上,碱渣、钢渣、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达到 10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十二五” 期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炼钢40万吨,炼焦20万吨,水泥45万吨,造纸35万吨、制浆13.26万吨,印染5011万米,火电25.9万千瓦,蓄电池组装20万千伏安。      

 “十二五期间,武汉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先进城市相比,工业发展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在全国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有待提高。二是产业发展尚不协调,产业布局还相对分散,产业链条与配套能力不够完整。三是产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转化能力尚需进一步增强,嵌入式研发有待向根植性研发转化。四是工业产业带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端制造业带动中低端制造业、工业带动服务业、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有待加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尚待激发。


第二章十三五期间武汉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内经济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宽带中国、创新驱动等系列战略举措,为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制造业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争相介入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新格局。美、德、日、法、英等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发展战略,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印度、越南、墨西哥、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以及部分非洲国家则凭借更低的人力和资源成本,加快对外开放和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转移。从我国自身来看,制造业发展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历史起点上。

三、“先进制造+互联网”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变革核心,绿色化、服务化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趋势。随着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生产加快从传统的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产品和服务转变,服务型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重大发展新机遇有利于武汉制造业实现创新跨越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赋予武汉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重任,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在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增长极中发挥更大作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及自贸区获批,有利于强化体制创新和有效供给,加快改造传统增长引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超前布局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第三章 “十三五武汉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方向,组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布局合理、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战略导向

——创新驱动、内生发展。坚持把创新摆在武汉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高端发展。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先进制造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坚持把提质增效作为推动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推动工业向高端发展的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创新设计、制造技术及生产方式,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度,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中心城区、开发区、新城区三个层面工业联动,发挥武汉区位和政策优势,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 “一带一路” 建设等国家战略,着力提升产业协同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协同融合发展。
    ——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创新工业管理方式,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加快实施走出去” 战略,强化产业对外合作,提升企业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主要目标

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初步框架。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部分优势行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质量和品牌价值大幅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规模总量。到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7600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实现27000亿元。

——创新能力。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2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2%。掌握100项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形成3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创新产品。

——工业投资。十三五期间,工业投资累计超过1000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35%以上。

——节能降耗。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9%


2武汉市“十三五”工业发展目标

第四章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

一、培育三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一批成长型产业集群。

(一)信息技术

中国光谷为依托,布局光通信、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地球空间信息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打造信息技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基地。到2020年,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00亿元。

光通信领域。加快突破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制备、光通信器件基础材料提纯等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光纤材料,新一代长距传输光纤光缆、预制棒、拉丝塔、光纤激光器等关键产品和配套件。重点支持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送网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光传送网设备、光接入设备、光通信元器件、移动通信基站等光通信设备。应对400GE需求,突破25Gbps乃至50Gbps的光电器件技术,掌握硅光子、InP等光集成技术,重点发展泵浦激光器、芯片等光器件。逐步打造以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测量仪器设备等为依托的网络优化设备产业群和以移动通信应用软件为依托的终端及应用服务产业群。布局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和下一代光接入技术,突破通信网络核心IC技术,全面掌握下一代移动基站与覆盖系统、移动网络网优网规设备、数字集群的集成制造及核心器件的生产技术。

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领域。重点培育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硅基液晶、新一代有机发光液晶面板三大显示技术。建成世界领先的中小尺寸面板生产基地,在高世代面板上取得突破,加强液晶、玻璃基板、靶材与特气、驱动IC等关键配套及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项目引进,扩大LED外延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封装、测试能力。积极发展智能手机、移动平板、智能穿戴、智能电视、智能车载显示、智慧家居产品等智能终端。加强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的配套,重点发展印刷电路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激光片、显示模组、主板零部件等产品。

集成电路。跟进45纳米工艺,研究掌握28纳米制造工艺,突破三维闪存(3D NAND Flash)芯片制造的工艺技术和1X纳米制程工艺;巩固提高微机电技术(MEMS)红外、背照式(BSI)影像等智能传感器芯片的设计与产业化能力;开发并丰富芯片设计制造知识产权(IP)库。围绕系统集成电路设计,大力发展封装测试产业,布局一批重点创新项目。加快推进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建设,以芯片制造环节为突破口,整合存储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晶圆生产与测试、销售环节,到2020年形成月产能30万片的生产规模。

地球空间信息。加快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北斗高精度应用终端、各类卫星应用数据库、软件及终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航空测量与遥感测绘、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服务等产业链发展,打造国内领先、全球一流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集群。

激光领域。攻克先进激光微加工技术及核心器件关键技术,加强激光装备核心光学器件和系统集成核心部件的研发。推动万瓦级高功率、高亮度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的产业化进程,以关键激光材料、核心器件和激光器的研发生产为重点,巩固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及激光加工成套装备方面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智能、高速、高效、高精激光加工成套设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二)生命健康

依托武汉生物城,建设生物医药与生物医学工程、智慧医疗与精准医疗等产业化项目和创新机构,发展生物服务与健康服务新业态。到2020年,生命健康产业产值3000亿元。

生物医药。推动高端药品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理的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糖尿病药物、单克隆抗体等免疫系统药物、抗超级细菌感染药物等重大创新药物。大力发展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制药,加快市场潜力大、临床价值高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品仿制。挖掘传统中药品种,推进中药现代化,开发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产品。大力支持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和委托生产方式。

生物医学工程。加快推进武汉在激光、自动化控制、图像处理、光显示等方面的优势在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领域的融合及延伸应用,实现高性能彩超、激光医疗设备、热成像层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核磁共振波普仪等高端设备本地化生产。大力发展智能化和特色化的数字诊疗设备、激光医疗器械以及针对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个性化分子体外诊断、POCT快速检测仪器等产品。

智慧医疗与精准医疗。全面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打造医疗云计算中心,构建完善的个性化健康评估咨询体系和开放共享的全民健康信息数据系统,打造集成医疗信息化系统、医药物流系统、医药电商系统、支付系统、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等五大系统的大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三)智能制造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方向,加快推进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基地。到2020年,智能制造产业产值4000亿元。

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重点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成套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关键配套重点发展智能仪器仪表、精密轴承、精密齿轮、液压气动密封基础元件及系统、新一代数控系统、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

航空航天装备。加快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优先发展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等主导产业,以快舟运载火箭为基础,面向微小卫星提供廉价快速、响应灵活的商业航天发展服务。大力推进干支线飞机维修及零部件、直升飞机组装制造、通用飞机组装制造、工业无人机设计制造、特种飞行器。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发展盾构机、桥梁建设等施工装备、地铁车辆、城际铁路车辆、城市有轨电车车辆、铁路货车;关键配套重点发展机车转向架、车轴、牵引传动装置、综合监控系统、车用空调、车站机电设备、消防报警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屏蔽门系统等。

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发展特种船舶、军用船舶、高端海洋工程辅助船舶、半潜式运输工程船、起重铺管船、海洋钻井平台、油田增产作业船、风电安装船、完井修井船、海上平台高速保障船、远海大型浮式供应基地、港口装备机械等整机产品;关键配套重点发展船用柴油机、船用曲轴、深水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水下软管支撑浮体、深水起重铺管船、甲板机械、海洋工程起重机、原油装卸系统、大型A字吊架、动力定位系统、内转塔单点系泊系统、海洋船用压裂增产设备、海上核电模块、平台钻井包等。

智能电网装备。重点发展成套机组、热电联供机组、大中型变压器、超高压输变电装备、智能变电站设备及系统;关键配套重点发展复合杆塔、智能电表、高低压成套开关、逆变器、特种及复合电缆、电力无功补偿装置、电力故障录波装置等。

(四)未来产业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及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机遇,以重大科学发现或技术突破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重点发展一批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对经济社会全局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在全光网络、量子通信网络、虚拟现实等下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突破与产业化应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人机共融制造与装备等前沿技术发展与成果转化。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等未来高技术产业竞争制高点,推进石墨烯、氢储能等关键技术产业化。

二、打造三个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优势产业

以汽车及零部件、精品钢材及深加工、高端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引进产业链中高端环节核心企业、关键项目,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优势产业向中高端升级。

(一)汽车及零部件

加快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提升汽车整车制造规模和水平,发展关键配套。到2020年,汽车整车产能达到350万辆,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

    燃油汽车与关键零部件领域。全力支持东风、上汽通用两大车系上新项目、推出中高端车型,提高武汉地区汽车品牌的整体价值。重点推动东风本田第三工厂、东风雷诺二期建设,发展动力控制系统(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电控)、底盘控制系统、车身防盗和舒适控制系统,引进传感器(雷达、摄像头、激光扫描仪等)、执行器(电磁阀、继电器、电机等)和ECU等汽车电子基础元器件项目,逐步打造汽车电子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的研发与生产;重点发展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包括锂离子及其管理系统、燃料电池及其辅助系统、储氢装置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生产在新能源汽车总成和高性能动力电池方面寻求突破;提前布局高集成度的电动一体化底盘产品研究应用,加快大功率车用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打造国际领先的燃料电池零部件产业化基地。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支持推动东风、上汽通用加快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在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建设“基于宽带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创新示范试验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电子信息和通信网络技术融合发展,提高辅助驾驶、高度自主驾驶、自动驾驶等智能化装备本地供应率,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及产业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二)精品钢材及深加工

坚持精品发展战略,围绕武钢等重点骨干企业,突出产品结构调整,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到2020年,钢铁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推进武钢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磁感冷轧取向硅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高性能结构钢等产品,巩固桥梁钢、重轨、管线钢、优质线材等产品的国内领先优势。

完善延伸产业链。加快建设武钢高新技术产业园,重点发展冶金技术服务、信息及自动化、节能环保、新材料等相关产业,逐步形成钢铁资源开发、钢材延伸加工、工程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多元产业。进一步提升冶金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快互联网在冶金生产、销售和管理等领域的模式创新,推动行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三)高端石油化工

聚焦化工区,突出高端发展,在培育化工新材料的同时,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化工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中石化武汉分公司、中韩(武汉)石化、集聚精化工公司、恒阳物流、华中塑料物流交易中心,形成石化下游产业链及贸易集聚区,带动配套产业建设发展,形成完整、集中的石化产业集群。到2020年,石油化工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石化产业。提升非石油基产品在乙烯和丙烯产量中的比例,通过原料多元化增强竞争力。在已基本构建形成环氧乙烷、碳五、碳九和芳烃四条下游产业链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潜力,不断丰富产品结构,横向及纵向延伸下游产业链,形成石化产业集群。

化工新材料。主要发展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等。积极争取炼油扩能到1000万吨/年、乙烯扩能到120万吨/年,进一步提高炼化一体化规模效应。争取中石化将武汉炼油、乙烯项目产出的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等有机原料留在武汉市就地消化,拉长下游产业链,积极助推中石化通过石油产品质量升级和乙烯下游产业结构调整,将武汉建设成我国中部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基地。

三、做强三个辐射中部、带动周边的时尚消费产业

围绕食品烟草、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等时尚消费产业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支持企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趋势,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重点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

(一)食品烟草

实施黄鹤楼、红金龙的双品牌产能提升工程。支持百威啤酒、雪花啤酒扩大生产规模。支持可口可乐、百事、统一、顶津等饮料企业延伸产品线,开发新型、特色和功能产品。发展专用油、营养保健油等多元化油脂品,发展专用面粉、低温肉(乳)制品、速冻方便制品等。支持地方标志产品扩大产能。发展变性淀粉、用植物萃取的食用香(料)精及色素、专用油脂和面粉等食品原材料工业。到2020年,食品烟草产业产值超过2500亿元。

(二)家用电器

依托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空调、冷柜、冰箱、热水器、家庭供暖中心、厨房家电等终端产品,支持格力商用空调、海尔新基地等项目加快落地。配套发展家电板等基础材料,突破电机系统、控制系统、制热(冷)系统等核心环节,在关键部件和核心器件上取得突破。申请建设国家级的家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家电信息(检测)中心,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到2020年,家用电器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三)纺织服装

服装产业链重点发展总部和设计、营销等关键环节,纺织、印染(发展方向:后整理)、制衣等环节适当向武汉城市圈扩散,集中成片规划本地服装企业创意和设计基地。重点支持服装设计和品牌建设,加强时尚创意,延长品牌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提升汉派服装整体竞争力。到2020年,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第五章拓展工业发展新空间

一、优化产业布局

完善工业倍增发展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智慧园区,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宜居的产业集聚区。

(一)打造四大工业板块

大车都板块,主要布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蔡甸区、汉阳区黄金口、江夏区金港新区以及洪山区青菱等区域,以大规模、全链条汽车产业为核心驱动,以家用电器产业为补充,着力打造武汉西南重点增长极。

大光谷板块,依托东湖高新区、江夏区、洪山区,保持创新引领优势,重点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提升能级。

大临港板块,主要依托武汉化工区,新洲区、黄陂区、青山区和东湖高新区的部分区域,重点发展钢铁及深加工、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等产业。

大临空板块,重点布局东西湖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黄陂区,逐步向西、向北拓展,辐射孝感一线,重点发展食品、纺织服装、航空服务与通用航空、轨道交通与专用车等产业。

(二)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工业园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协调,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建设相协调,逐步构建和完善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功能体系。以产促城,完善配套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推动产城融合。大力推进产业园区集约、集聚、集群发展,统筹调配园区用地、用电、用水,提升单位要素投入产出效益,加强对产业园区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考核,有效盘活闲置工业用地,提高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加快建设智慧园区

推进工业园区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形成无线、移动、宽带、泛在的信息网络,实现工业园区光网络全覆盖,千兆到园区、百兆到桌面。超前部署面向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工厂的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建立园区数据中心,提升园区智慧服务、智慧运行、智慧环境水平。

(四)推进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支持部分老区街乡镇建设街乡镇工业园,合理分布产业和人口,指导老区街乡镇按照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以产业发展推进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二、促进工业融合发展

(一)发展服务型制造

广泛开展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推广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引导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转型。鼓励企业发展面向用户需求的产品质量追溯、故障预警、远程诊断维护、远程优化等在线服务新模式,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延伸与管控,促进企业由产品提供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型。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二)发展智能制造

发展一批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全面带动信息化能力和制造生产能力,加大对两化融合的培育及推进。促成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与关键智能零部件的协同发展,攻克一批核心基础部件的制造技术,实现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创新发展和应用。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智能管控。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积极参与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的制定,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普及智能车间或工厂。推广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化操作界面与网络技术、智能化加工技术、智能化状态监控与维护技术、智能化误差补偿技术等。

培育发展系统集成及应用。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一批具备整体设计能力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系统集成企业,或引导企业依托原有制造优势发展系统集成产业,实现系统集成企业、本体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重点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

(三)促进军民融合

加强央企军工集团战略合作对接,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资源共享,加快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大力推进民参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军民融合领军企业和优势产业。


第六章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一、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加大对汽车、装备、钢铁、石化、食品烟草、日用轻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优势,提升能级。制定发布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建立、丰富项目库。每年推进一批重大技改项目,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保持在35%以上。

鼓励企业改造升级。围绕开发品种、提升质量、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两化融合等关键环节,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对企业进行新一轮改造提升,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引导企业把技术改造同结构调整、兼并重组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二、提升工业质量品牌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发挥质量奖励的标杆示范作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制定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每年组织和指导一批企业参加全国品牌价值评价活动,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扶持、保护和宣传力度,培育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武汉品牌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专利、品牌、标准三大战略,促进企业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发明专利比重提高到30%,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力争在上述三大领域制修订国际标准10-12项,国家、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力争全市主持及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达到300项以上,设立国际、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达到22个以上。

三、大力实施绿色制造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改造,逐步将节能从重点企业向一般企业延伸;完善节能服务体系,适度推广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积极在工业领域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推进清洁生产,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集中处理水平。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在全市规上工业中,分行业选取绿色制造示范企业,重点在钢铁、建材、发电等传统产业以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分类开展工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数字能效提升,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5方面点示范。开展绿色园区建设工程,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衔接,大幅削减排放水平,到2020年建成50家绿色示范工厂和3--5家绿色示范园区。

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发展高效节能、污染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保技术装备,对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相关产品进行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

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融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推进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领域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主导,搭建“检、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全力攻克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瞄准武汉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制定实施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关键技术和路径,建立长期的持续跟踪研究和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国家级、省部级企业研发中心的作用,促进产业、技术、资本的高度融合,掌握一批产业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

积极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建设各具特色的专业孵化器,形成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系,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广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共性技术成果;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及功能区合作建立中试、工程化、集成、二次开发平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使科技优势尽快转为产业优势。

五、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实施领军企业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和现有支柱产业重点领域,坚持设施配置全球领先、运行机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培育、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创新转型,带动产业链共同创新发展。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100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

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开展中小企业质量能力提升工程,支持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培养一大批专精特新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群。落实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用好中小企业成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规下转规上工业企业、成长型小微企业,提高企业管理能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完善市、区两级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引导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提升服务功能、服务效果和管理水平,推动大企业搭建双创平台和内部众创。实施创谷计划和城市合伙人计划。完善创业创新培育服务,构建服务与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全链条服务载体,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统筹协调有关工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重要工作安排及落实国家、省、市工业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强化各区、开发区推进工业发展的主体责任和目标任务,由各区、开发区将规划的目标细化到年度,分解到产业,具体到企业,落实到项目。建立考核监督机制,组织制定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定期开展阶段性检查与效果评估,根据实施进展,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

二、加大金融支持

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武汉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撑。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金融资本支持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对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初创企业进行重点支持。积极开展新型创新融资模式,支持发展众筹融资,开展公开、小额股权众筹试点。

三、强化财税扶持政策

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完善和落实税收、补贴和政府采购政策,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扩大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规模,加大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规模。

四、健全人才队伍体系

实施工业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构建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合理配置的制造业人才保障体系。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鼓励高校建设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制造业所需的科研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教学水平,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

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强化工业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新增土地经济效益。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安全、环保、技术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督查力度。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竞争行为,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交易、保护机制。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公开透明的企业信用体系。



附件:
相关文档: